国学自学网【总群2】:39684423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佛】群号:92063031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道】群号:107195069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儒】群号:118408626 可加入
本站释义,仅供参考!


道德经第八十章

[原文]

—————————原文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音版—————————

小(xiǎo)国(guó)寡(guǎ)民(mín)。
使(shǐ)有(yǒu)什(shí)伯(bǎi)之(zhī)器(qì)而(ér)不(bù)用(yòng);
使(shǐ)民(mín)重(zhòng)死(sǐ)而(ér)不(bù)远(yuǎn)徙(xǐ)。
虽(suī)有(yǒu)舟(zhōu)舆(yú),无(wú)所(suǒ)乘(chéng)之(zhī),
虽(suī)有(yǒu)甲(jiá)兵(bīng),无(wú)所(suǒ)陈(chén)之(zhī)。
使(shǐ)民(mín)复(fù)结(jié)绳(shéng)而(ér)用(yòng)之(zhī)。
甘(gān)其(qí)食(shí),美(měi)其(qí)服(fú),
安(ān)其(qí)居(jū),乐(lè)其(qí)俗(sú)。
邻(lín)国(guó)相(xiāng)望(wàng),
鸡(jī)犬(quǎn)之(zhī)声(shēng)相(xiāng)闻(wén),
民(mín)至(zhì)老(lǎo)死(sǐ),不(bù)相(xiāng)往(wǎng)来(lái)。

[译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理想的国家是,国土很小,人民很少,没有冲突和纠纷,纵使拥有兵器也用不着,没有苛邢暴政,人民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迁移远方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机会乘坐。虽然有盔甲也没有机会去展示。使人们回到绳结记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人恬淡寡欲,吃的虽是粗食,但也觉得很甘美。穿的虽是破衣服,但觉得很漂亮。住的虽是陋室,但觉得很安逸。风俗虽是俭朴,但觉得很快乐。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

[长篇大论]

贪和爱

在南印度,有位富翁,他虽然名义上在学,但仍为俗习所缠缚。

本来,学道人的生活,应该简单朴素。比方说,吃饭只求能饱,穿衣只求暖身就够了。而这位学道的人,饮食起居却尽量讲求享受,譬如说,用汤水洗浴啦,用酥油摩身啦等等,与不学道的人了无区别。因为他自身为这些贪爱所束缚,所以修行多年,别人都觉悟证果了,他还是依然故我。

后来,他自己警觉到落在别人之后,即发惭愧心,决定往后要精进用功。于是来到摩揭罗国孔雀城东,有五里许的一所山寺中,礼拜当代有名的高僧优波笈多尊者为师,跟随他学习。

既见尊者,就请求开示说法。优波笈多尊者知道他身受贪爱束缚,对他说:

“如果真的你能接受我的教示,我就可以指点你学道的方法。”

“尊者慈悲,愿受教示。”

优波笈多尊者带他到一座山上来,运用神通法力,化一棵很高的大树,教那学道的人上树,在树下又化一个深广无比的大坑。先要他放下两脚,再要他放下一只手,最后,又要他放开仅有的一只扳着树枝的手。学道者就提出异议说道:

“若再放开一只手,便要堕坑而死了。”

优波笈多尊者听后,很不高兴,怒斥道:

“已经与你约定,一切要受我的教示,怎么你现在不听?”这时学道者想到此行的目的,随即把眼一闭,不顾一切地把手放开,准备堕下去。正当他这贪爱之念去除的一刹那间,树与坑都不见了。从此,他知道色身的幻化无常,虚妄不实,不再执着,能够放下一切。优波笈多尊者这才为他说法开示,他也精进地加倍用功,很快地就证得罗汉果。

不能忘我,就不能除贪爱,贪爱不除,修道的魔障就会多起来的。

信与不信

弥兰王对那先比丘说道:

“佛法里讲:世间上活到百岁,一直作恶的人,如果他临命终时,能够一心念佛,则必生天上(编者:原书为“必生净土”经核实,根据《那先比丘经》应为“必生天上”),这话叫人难以相信。经里又讲,人若杀生一次,必堕地狱,这话我也不能相信。”

那先比丘听后,反问道:

“请问大王,若有人拿了一块小石头,放在水上,那块石头是浮在水面上呢?还是沉入水里去呢?”

弥兰王回答道:

“石头一定会沉入水中去的。”

“假若把大石头放在船上,是不是也会沉没呢?”那先比丘又问。

“不会沉没的。”弥兰王回答。

“那么,大王,我告诉你,”那先比丘解释道:“大石放在船中,因为船的关系,就不会沉没,所以人虽有大恶,佛法慈航,自然不会让他堕落,你为什么不相信呢?小石块在水中,因没有船载,所以沉没,如人不信佛法,死后便入地狱,你为什么不相信?”

弥兰王听后,大喜道:

“善哉!善哉!佛法真不可思议!”信与不信

【返回道经目录】

  • 匿名 说道:

    怎么少了一章啊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缺少那章呢?

  • 匿名 说道:

    好东西,教育人啊!

  • 如风为名 说道:

    这是在天涯在线网中复制过来的,本人用了半年的时间,将道德经的读后感也写完了,有十万字左右,感谢两个网站的注解。

  • 觉醒 说道:

    我怎么感觉这张写的不怎么好,如果人民都不相往来,怎么会有社会的进步呢?

  • daj2222 说道: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是说:“百姓老死了,也不会刀兵往来,”说的是百姓安居乐业,互不侵犯的意思。

  • 姗姗 说道:

    谢谢!非常的感谢。不管好坏都让我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

  • sam 说道:

    @觉醒, 社会进步可能不是道家考虑的范畴,儒家才是“为学日益”,而道家是要“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请 参看 第48章

  • 叔大 说道:

    我觉得吧,社会进步是相对的,假如没有了优质的生活你还会去羡慕吗,发展是没有终点的,科技伴随的不一定是幸福,你也不能说你用了空调就比古人幸福对吧,在这个条件下进与不进都是一样的,所以他才强调小邦,像桃花源不予强争,顺天而为。反之要发展就会有为,而有为就要有代价。当然可以反问,我不怕有代价,问题是代价换回的是什么?不管专权者怎么维护自己利益,终归人类追求的还是一种精神家园。

  • XYZ 说道:

    我认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都在网上联系了,现实中自然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 大国小民 说道:

    小国寡民,不患人祸,祗患天災

  • 千与凡尘 说道:

    这译文好差

  • 千与凡尘 说道:

    不相往来,是保持自我,不被外界受冲击与诱惑,这与社会的进步无关,社会的进步是必然的,因为社会的进步需要内力的推动,而不是由是否往来决定的

本站所有解释仅供参考
错误和不准确也在所难免望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一下您看后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人哦~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