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自学网【总群2】:39684423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佛】群号:92063031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道】群号:107195069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儒】群号:118408626 可加入
本站释义,仅供参考!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原文]

—————————原文版—————————

知不知,上;不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音版—————————

(zhì)(bù)(zhī),上(shàng)
(bù)(zhī)(zhī) (bìng)
(fū)(wéi)(bìng)(bìng),是(shì)(yǐ)(bù)(bìng)
(shèng)(rén)(bù)(bìng),以(yǐ)(qí)(bìng)(bìng)
(shì)(yǐ)(bù)(bìng)

[译文]

“知不知,“” 不知知,“”。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能够知自己所不知道的,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妄为”,这是大毛病。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是高明的!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知自己的错误所在,所以不去犯这样的错误。是以不病。

[长篇大论]

不入名利

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准备接替之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俩谁能只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替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明坚,一个叫明远。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明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还顽强攀爬,当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时,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

而身体强健的明远,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之后,明远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定他为接替之人。

众僧不解,高僧微笑解释道:“寺院后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的。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于明远,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师言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圣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攀爬悬崖,是师出奇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住持,寺庙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返回道德经目录】

  • 等你 说道:

    我会把全部看完

  • 行者 说道:

    天不设牢自设牢,徒增苦恼又伤身!

  • 知足常乐 说道:

    谢谢你的爱心是我看到如此完整和完美解说老子《道德经》,尤其有注音和小故事更是需要的人看的懂,体会的深刻、、、

  • 云霄卓玛 说道:

    人怎么能达到自知之明的境界呢,难道只有圣人吗?

  • 梵韵雨花 说道:

    放下万缘,随缘,任何众生都自会得到原本具足的与佛菩萨一样圆满的智慧和福德。
    世人只因知见立知,执着有我,不究根本,盲目奔求,反而愈驰愈远,不得其所。
    世间人所追慕的一切名利的根本皆在放下二字,无为即是根本为,真正自知又知宇宙实相,自然不会犯向外执着的错误了,而恰恰无心插柳反柳成荫,人人本性具足的无量福德、智慧便不求自现。

  • 试试看 说道: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

  • 西山石榴 说道:

    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明远做到了,故能成功。

  • 夜声 说道: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站所有解释仅供参考
错误和不准确也在所难免望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一下您看后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人哦~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