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自学网【总群2】:39684423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佛】群号:92063031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道】群号:107195069 可加入
国学自学网【儒】群号:118408626 可加入
本站释义,仅供参考!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原文版—————————

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音版—————————

道(dào) 可(kě) 道(dào) ,非(fēi) 常(cháng) 道(dào) ,
名(míng) 可(kě) 名(míng) ,非(fēi) 常(cháng) 名(míng) .
无(wú) 名(míng) ,天(tiān) 地(dì) 之(zhī) 始(shǐ) ,
有(yǒu) 名(míng) ,万(wàn) 物(wù) 之(zhī) 母(mǔ) .
故(gù) 常(cháng) 无(wú)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妙(miào) ,
常(cháng) 有(yǒu) 欲(yù) ,以(yǐ) 观(guān) 其(qí) 徼(jiào) .
此(cǐ) 两(liǎng) 者(zhě) 同(tóng) 出(chū) 而(ér) 异(yì) 名(míng) ,
同(tóng) 谓(wèi) 之(zhī) 玄(xuán) ,玄(xuán) 之(zhī) 又(yòu) 玄(xuán) ,众(zhòng) 妙(miào) 之(zhī) 门(mén) .
 

[译文]

此章为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么它就是平常的“”但如此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名可名,非常名”的“”如果要用语言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平常的“”但是如此章所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这里有些人会误解说明一下,意思也就是说:“”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但是本章所表述的并非普通的“”)“无名”的“”本章所表述的是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
有名”的“”本章所表述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所以,老子第一章就是告诉大家以后要常从“”中去观察领悟“”的奥妙,要常从“”中去观察体会“”的端倪。下面的句更好“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说此两者来源于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得上玄妙、深远。但是它并非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万物天地之奥妙的总门。

[长篇大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这句话可以从二方面解释。一是从修仙方面解释;二是解释万物的起源与运行之理。
修仙方面相对简单:第一个“”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据修炼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意思“”是变化的是因人而异的。“名可名”前一“”是事物宝器法器或修炼方法的名称,是可以命名定义出来的,“非恒名”,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意思你见到的事物和方法并不是前人见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会变化这层意思外,还有每个人的经历和角度不一样,即使是同一时刻看到事物也会盲人摸象,只见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教的祖宗,按修炼方法解释是最常见不过的,只是现代人不修真了。
老子《道德经》的首先提出的“”与“”两个关键名词,古时,“道”与“天”字相通,在这里“”和“”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运行法则。 “”是代表抽象的法则、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左传》:“天道远,人道迩。”《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兵者,诡道也。”等。又如老子说“道常无为”、“道常无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观念。“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运行法则去做,“非恒道”不是永远不变的,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人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实际上是错的,事实上每一个一都是万一,都是不一样的,不能混同。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础,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万物确是从“”中而生出“”的种种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修炼问题。“常无”与“常有”,是从万物之“”讲。如果从事学习修仙或专讲修心养性之道的立场来讲,读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自己修炼角度看问题。“本”是天地的原始,“妙”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因此从无生有从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万物万,是万物的源。读着:“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檄。”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而终归于本来“”的边际。“”字,就是边际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炼必经课程。玄门要义的深不可测。首,他提出“”,同时提示我们,不可执着道是一般永远不变的恒道。接着又强调,不可执著“”相而寻道,也没有永恒的“”,如法国革命先烈追求的“”,在今天许多人看来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说到形而上道与形而下万有“名器”的关系,“名是道的外相”,是有无相生,绵绵不断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况下而要体认形而上之“”,必须从常无的境界中去体认它的本源和本体,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如要更透彻精辟,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即“元” 说了一个玄,又不是一元、两元可以究尽的,玄的里面还有玄,分析到空无的里面还有空无,妙有之中还有妙有。由这样去体认道的体用,有无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极点更有妙处。等于佛教和尚们手里拿着的念佛珠,一念接着一念,同样都是代表如环之无端,永无穷尽。

老子的唯物论观点

老子在本章里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唯物论”的哲学思想。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揭示出来了。与今天人们所说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刻内涵所在。
人类在“道”和“名”的征途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仅是一个“太阳中心说”,哥白尼提出了这一理论,但是不敢发表;伽利略为推广这一理论,在铁窗里渡过了余生;布鲁诺用身上的烈火来捍卫。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宇宙不是围绕太阳转的,但是如果没有伽利略的铁窗和布鲁诺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观从何而来?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时候,有人说他是“疯子”,就是这个原因。

[说明]

所有解释均从网上找到最权威的,非本人原创,老子的道德经不是言语就能说明白的,需要大家自己体会。

【返回道德经目录】

  • 学习 说道:

    学习中 嘻嘻~

  • 匿名 说道:

    妙不可言!

  • 隐龙 说道:

    妙不可言

  • 匿名 说道:

    学习。现在讲道德少了,所以腐败日盛,世风日下。

  • dukeoftea 说道:

    网站做的不错 很实用

  • 匿名 说道:

    断句错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应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第一次学《道德经》就是在本贴中,不过真的怕从开始学的就是错误的。那就糟糕了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非常感谢 ! 已经改正 !

  • 匿名 说道:

    相识恨晚

  • 哈哈 说道:

    权威不是圣人。人云亦云,毫无悟性可言。倘若知道文化是一种能量,谁还敢亵渎老子?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吾未言权威及圣人,此乃你心所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先把你所说的“无悟性”弄清楚在言。

  • 说道:

    经毕竟是经,与现实不与比,谁能悟出

  • 无道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无法说的

  • 匿名 说道:

    写的很好。尤其下面一段写到与马克思的认识论的关系很准确。

  • 说道:

    还可以哦

  • 老牛,你好! 说道:

    道这种东西,本来如同水一样,没有形的,但是被引导有形的地方后,就成型了,这是心(意识)定的,就是唯心,马克思说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我反对,如果没有意识这种感觉,那物的形自然不能存在,所以应该是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 藤蛇 说道:

    假定—把你扔到大沙漠中,是‘物质第一性”呢,还是”意识第一性”?看来楼上这位朋友说”所以应该是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在这个假定中成立的.

  • 道? 说道:

    何为道?何为名?大家的观点都不一样,本人觉得它就是一种意念的觉悟。悟之,成圣。无悟,“则为凡夫俗子”?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心即佛,佛即道,道法自然!
    如果你能够耐心的把本站所有的文章视频都好好的学习一遍,不说得道成佛成仙,最起码你的烦恼会少之又少!

  • 匿名 说道:

    太棒了

  • 天蚕_ 说道:

    very very good!

  • 阿嚏 说道:

    佛本道,道本天,天本自然,自然亦是时间,时间让我们领悟了道,而道又让我们忘记了时间,,,

  • 天道,妙不可言 说道:

    我才17岁,我对道德经很是崇拜,觉得吧!它其中蕴含的道理太多了,不是我们人能够掌握透的,怎么说呢。总觉得他比那个什么圣经好的多,所蕴含各方面的道理也比那个圣经好的多。不愧为圣人祖先!

  • 鬼古巫 说道:

    三十岁知《道德经》,就被掀起内心波澜,方闻其邃、其广、其深、其极,虽不晚却憾三十载,早知精妙,我亦非我!

  • 学童 说道:

    有学就妙

  • 学童 说道:

    17岁学道德经,能与圣经做比较,国学有望,国家有望。何愁民不富,国不强!

  • 宝贝 说道:

    太深奥了,不太懂也,学习一下。

  • ╄→花{醒ヤ 说道:

    花飘自花落,道法自然著。心随天地走,万事于身弗。

  • 》??? 说道:

    似懂非懂,很难

  • 木子雨路 说道:

    《道德经》学起来真的很有意思,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探索它的奥秘。

  • 太一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实际是说,客观的‘道’是不能用言语来述说的;一说出来他就不是‘道’了。因为概念总是平面的,灰色的;而‘道’却是立体的,常青的,所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禅宗的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亦此谓也。现代量子力学上的‘测不准’原理亦可佐证。但是又非说不可,那就姑且‘道’之,这时必须清楚‘道’已经不是原生态的‘道’了。道不能用理性去把握,只能靠直觉来悟。

  • 水云道人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短短两句,又有多少人能够参悟.道无所在,亦无所不在.正如佛主拈花,只用伽页微笑!人不言则人不辨,无为则无一,无一则无二,无二则无三.无三则无万物!

  • 集中 说道:

    我们在对待任何事物时,要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去探索不定性,再经过实践认证后去给与定性。如此一说二,二生三,直到万物!

  • 星辰 说道:

    万事轮回 自”有”生”无” 无中生有 额 基本上看不懂

  • 说道:

    从初中起 爱上了 自然 体会万物的规律 现在上了高中 突然对道德经 非常感兴趣 悟

  • 花花 说道:

    无我,无尔,无他;
    唯我,唯尔,唯他.

  • 享受孤独 说道:

    谢谢,受益匪浅。

  • 一统一月 说道:

    标点符号点错了

  • 说道: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

  • 说道:

    无欲 不是圣人 不解

  • 匿名 说道:

    我太浅薄 参不透啊

  • 我就笑了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道就可以走,有名就可以念。

  • 天地人 说道:

    我总以为,宇宙是个未参透的玄。原子在分到几点,又会出现一个宏观大世界。和大宇宙有相同的规律。也会有日月星辰万生万象。

  • 果果 说道:

    让道充满我们的思虑空间和行为空间-学学习习-功到自然成

  • 横刀 说道:

    刚开始人们吃菜 都是自己去摘 有人就去摘了卖 后来人们见挣钱 都来卖 利润越来越薄 就有人 不在去卖菜 又去 杀猪。。。。。。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可名 没有的时候 就是 常无欲 观其妙 都有的时候 就是 常有欲 观其徼 没有就会创造有 有就会失去价值 以小可以见大 一物可以知万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是以无门

  • 小阳明 说道:

    无生成因,有后得果。无乃根本,有是标形。天地万物生于无而长于有,人之万事治于标却定在本

  • 张良 说道:

    汉代尚有张良 萧何 韩信这等人 可知道大道的人又有几个?无非就数张良 大大道之行,舍我其谁?

  • 匿名 说道:

    到底怎么断句

  • 宝强 说道:

    很难理解,我永远也不会明白的。

  • 阿弥陀佛 说道:

    有是无?无是有?有中生无?无中生有?
    这就是太极中的黑与白,阴阳相生,又界限分明。界限不分明则大乱。
    这其实是两极,再早应该是一元,那就是混沌核心。

  • 初读道德 说道:

    道非不可道也,只是常人不能去掉世俗观念,而不能认同而已。

    玄之又玄,故弄玄虚而已。

  • 袁野 说道:

    我想说一下 有无,有是相对于无来说的。什么是有?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什么是无?就是相对于客观存在之外的客观规律,有 你能看见 因为它存在我们能看见 所以叫有。无 你不能看见 因为他只是规律 只能抽象理解 不能摸着看见 就像我们都知道水加热 能沸腾 可是我们知道的能沸腾 不能摸到 也不能看见 所以 是 无。单纯的讲 有无是对老子思想的偏见
    只是个人观点 希望大家看看就好~

  • 初起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我能领悟到这个,都觉得有很大的跳跃了
    哎~~~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哦

  • 天星 说道:

    万物生生相惜,顺其自然,

    心中有道,道自在我心。

    佛本是道,本为一家。

  • 乡下 说道:

    翻译是错滴

  • 爱学习的人 说道:

    刚刚爱上老子,觉得我们的文化不能丢

  • 匿名 说道:

    大道无形

  • 静听 说道:

    请问老子.是什么时代的人.为什么要避讳汉代.帝王?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我帮你查阅了下资料,如是说:
    老子是春秋时期陈国人,约生活在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他早年在周王室任图书管理员。后到了鲁国,又到了沛国生活了多年,晚年又返回故里陈国居住。后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不得不逃亡他国,最后死于秦国(秦失吊之)

  • 无尘 说道:

    每个人心中体会到的 道 是不同的 道是从无生有的,我们只是说一下 自己的想法,何必忧人自扰呢,体会了何为真的道德大家就不会来这里纷纷议论了。

  • 小郭 说道:

    呵呵,谢谢站长,我也读不懂,也不会断句,不过我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吧.
    我相信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不需要同一.

  • 道德心说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关键是“常”字。“常”是个动词,在后面的经文中有解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皆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所以“常”的意思类似于感悟。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真正感悟的道,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概念(名)也不是真正感悟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本身是用对立的方式来表达的,而感悟的道,根本没有完全对立不可调和的。即使是有无这样完全对立的概念,其实从本质来说也是相同的。把对立的东西寻找相同点的过程就是“玄”。玄后的东西有会有新的对立物,又要去玄。这时揭开秘密的法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德心说 说道:

    所以说这短短几句话是道德经的总纲,要体悟大道,就要抛开文字、概念、习惯、禁忌等等束缚,要“常”天道,就要用“玄”的办法。相对立的东西,往往是相通的。这和辩证论相似,是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正道。它的缘起应该和古代卜卦中“盛极而衰,阴阳转换”,这种朴素世界观发展进化而来。

  • 葫芦一笑 说道:

    道德经〉新释
    ——揣摩老子的世界观

    第一章 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故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新释释文:

    道是天下万物必须共同遵守的自然法则,它类似世间的道路,但它不是明明白白的道路。因为“道”既包括已知的、看得见的,也包括未知的、看不见的。

    名是天下万物分别特征特性的所有称谓的统称,它类似世间事物实体的称号,但它不是特指某种事物实体的具体的名称。“名”是一个抽象的总体概念。

    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并不代表它没有存在着,其实只不过是我们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已。以“无”这个名堂指称天地的开始,是说[天下万物未具实形之初,没有名字的东西已经存在了,我们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所以我们以“无”指称这种“先天地之生而生”的客观存在。]

    就我们的认识,大家都知道:有了天地,而后有天下万物。如果以“天下实有”作为“有”的概念,可以说“有”这个概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我们所有思想依托的源泉。亦即所谓的“有名万物母”。

    因此,总体上说:要感知客观事物的根本性就要仔细观察引起客观事物微妙变化的奥秘所在,要感知客观事物的根源性就要寻求客观事物初始变化出处的所在,这是观察事物寻求真理的窍门。

    所谓的“无”就是根本大法,所谓的“有”就是根源所依。“无有”实质就是天下万物的根基,也可以说是宇宙的“本源”。以具体的事物特征性来概括,就是与所谓的“天地”、“雄雌”一样简单明了。所以,实际上“无”与“有”是同时表露出来的,我们在对事物总体的认识过程中,分别赋予了不同的称谓而已。“无”是抽象的概念,“有”是客观事物的特征性。“无有”作为一个总体的抽象概念就称之为“玄”。

    更进一步说明:天下万物始于天地“无有”,天地“无有”始于更上一层的“无有”。这是我们认识所有自然客观规律的奥秘之所在,也是最高阶层的自然法则之所系。可以说“玄之又玄”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所有奥秘的唯一法门。

  • 匿名 说道:

    很用心的解释

  • 匿名 说道:

    说的好深奥,看不明白!

  • 阿不都 说道:

    “大论”中把原版的“无,名天地之始。”改为“无名,天地之始。”,把“无,欲以观其妙。”改为“无欲,以观其妙”,似不妥,这中间的差别很大,首条为纲,这个改动对后继的学习影响极大,宜慎之又慎!

  • 阿不都 说道:

    道德心说和葫芦一笑的注译我认同。
    但葫芦一笑在引用原版文字中,又取掉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逗号,这就不利于原文的解读了。

  • 阿不都 说道:

    我信马克思,信科学。
    但科学有“前沿”,有“周界”。前沿以外是什么?是人至今尚不知的“奥密”。所以,伟大若马克思者,其不知的还是太多!
    所谓神、主、佛,不过是在观念世界中,对“了知”奥密者的一个虚拟的指称而已,仅仅如此而已。
    依二分之说,分分不尽,以至分到无穷小。一个“无”字,是对“无穷小”的指称。物–分子–原子–质子–,,,分之愈小,愈接近构成万有的本源和玄妙。故说到极处,就是:万有是由无穷小巧妙地构成的,我以为,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真实含义,这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果,并非不可想像之事。

  • 阿不都 说道:

    物理学,在分子原子的“域”中,大讲“物质不灭”,讲到“核反应”的域中时,又成了“质量亏损”,这亏损的“质量”湮灭了,变成了巨大的能量!凡有区别,必有周界,有形有体有相,那么我问,由湮灭的质而生的“能”,周界何在?形象何存?光子已经不是“子”了,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存在,打个比方提问,电磁波的周界在那里?它的象相在那里?本源无相,我以为是对的。

  • 阿不都 说道:

    道德经我是初涉,尚未完读,但以上胡说八道,如梗在喉,不说不快。
    肯求各位大师指教!

  • 阿不都 说道:

    我以为,观照的层次有四:技术、制度、文化、奥密。
    何谓创新?
    中国有长城,德国有柏林墙,耶路撒冷有“哭墙”!
    其实,在心域中,横隔在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哭墙”那个人没有?
    何谓创新?
    能来住于哭墙里外的人,才是创新者。
    由是而言,创新就是对奥秘或多或少的破解。
    所以,这些古笈对于我们才弥足珍贵。
    学习它,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

  • 小虾米 说道:

    作者功德无量

  • 道玄 说道:

    人就是要把握事物的“道”,洞察事物的“玄门”所在,然后 才有“名”的认识。老子可谓之圣人啊!《道德经》真棒!

  • 云淡风清 说道:

    这一章说明人从无到有,从没有思想的动物到有思想的人,在这个时候就是最早的“道”的出现。当随着人的思想的进步,就会发现一些所不知道的事物出现,那么就会去思考。这就是最早的“名”的出现。

  • 随便 说道:

    你之道非他之道,万物自有其本源,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

  • 梵音 说道:

    关于“道”,我的理解是“道”是世间一切事物的规律,不仅是在自然界,也包括在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在道德经中,老子自始至终都在强调遵循规律做事的重要性。

  • 梵音 说道:

    道是可以被表述的,也是可以被认知的,但表述和认知本身,却并非道
    名只是对事物的一种称呼,有名也好,无名也罢,事物还是原来的事物,就如同不同的语言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或者说世上先有了事物后有了名字。宇宙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无名到有名的过程。任何事物都可以用名字表示,但名字本身却并非它所表达的事物。

  • 梵音 说道:

    至于“玄之又玄”,我怎么都看不懂,前面诸位的解释也很玄,让人如坠雾里,哪位高人再给解释一下?

  • 洞玄子 说道:

    此《道德经》乃我华夏道之总纲,亦是天地之大道。此《道德经》不必太去刻意去明白其……
    道之所以……
    有心开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自己之道,去理解《道德真经》,此法方为上乘之法……
    大道三千,吾只取一瓢,已足够了。
    不必太过深究,用自己之感,之想……去细心体味。
    道,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好汉+ 说道:

    就现在社会而言:法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来完善自己。老子的“道”太深奥了,我们用简单地方法去考虑它,它就会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变“应该是道之所在。

  • 忽悠 说道: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我的里解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就象鸡蛋无法分清是先有鸡还是现有蛋?无法回答但却一直在辩论,没有对错

  • 太极人立 说道:

    讲解非常好。在老子描绘的宇宙图景中,世界本自无,阴阳二气化生出有。老子认为“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皆幻也”(各种宗教也这么认为),因此,养生之道还要从虚幻、空无上寻找法门。形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让心灵回归于无,那真是玄妙啊。不练功的朋友也可以体会一下无所思无所想,心底清净的美妙。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哈哈 ! 你很有才! 鸡 蛋 同出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呵呵!

  • 上善若水 说道:

    葫芦一笑的解释好啊!

  • 沁心 说道:

    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 白沙海岸 说道:

    您的解析很深远,甚至超越了某些学者,道德经的真正深度和宽度,因其时代所至,不是某个个体能学证的!大可用玄之又玄的原理无穷的解析!因我们还未达到作者的宇宙观的宏大!

  • 龜道 说道:

    太极人力本人非常同意你的说法。只是这“形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又该如何做得?

  • 待觉醒之神 说道:

    道无门,安知在道

  • 孑溪 说道:

    道德经 .

    流传至今 千古精髓

    其义在其心.一心悟道方能有效果

  • 匿名 说道:

    感觉“梵音”是位高人

  • 雷滚么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说 道是一种玄妙之门,非常道是说它不是普通人能够想到且 得到的

  • 雷滚么 说道:

    道德经太深奥了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我们只要做好个人的本分就行

  • 梦梨花 说道:

    看不懂,太深奥了

  • 说道:

    为什么有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达到顶峰的时候却选择了宗教`正如有为科学家的名言“科学`和宗教本是同一棵树上的枝叶`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宗教和科学都是道里面规律`离开了它反其而行是必然招来横祸`

  • 宇宙 说道:

    世间万物,本起源于一点。一切从无到有,事物的出现皆有因果,小到无内,大到无外。

  • 一笑 说道:

    无生有,万物自有规律,并不以人的思维有任何的改变,玄之又玄是人们认知万物的方法。也可以无穷的小,我们未知的小谓之无,也可以无穷的大,我们所发现的大,谓之有。

  • 匿名 说道:

    谢谢

  • 笑着过 说道:

    还是没怎么看懂哦

  • mm1133 说道:

    道,存在于一切事物的最初,藏匿于一切事物本质之中,天地万物之根本就是道

  • 小妮子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每个人都不一样,以自己的理解、意识来窥探其中奥秘,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罢了,不求像专家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探究,如能对自己增长见识,当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断时,自己也懂了,原来如此。

  • 师太 说道:

    道既中庸之道人们知道难做到

  • 瀟樹葉 说道:

    道之根本乃修心,心如何修得?能以己之理智想法控己之情緒變化,做到喜怒哀樂憂愁變化于無形無象無聲無色者,即為修心之滄海一粟也……

  • 匿名 说道: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

  • 匿名 说道:

    很有见解.但是长篇大论那里故常有………..观其缴.逗号没隔对

  • 陈伟 说道:

    很多人可以领会却无法做到 智者无为而治 我理解真正的得道者无乎与治或不治 心态自然 无喜无忧 无欲无求 自然心神爽朗 在天下间没有任何事能够与他有关也没有任何事能说与他无关 心神爽快则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顺其自然 自得长寿 此为老子养生之道也

  • 智典 说道:

    应该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大道”,可以说出来(描述的)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名声、意义)。

  • ee 说道:

    高啊真高

  • 想追求大道之人 说道:

    不知道世界真的有修真之说否,,,

  • 说道:

    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 小明 说道:

    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诚如是哉。

  • 匿名 说道:

    随事而悟

  • 匿名 说道:

    我之前的理解,道就是0,就是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从而有这万千世界,也有花花绿绿的世界里的悲伤,无奈,。。。所以更需要回归,回归到0,可能自己真的就放下了,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结果,从而身心和谐,平衡生活。

  • 不及格大学士 说道:

    网上搜索一下”原始概念”这个词,你立刻就明白这一章的意思了!!!

  • 致远 说道:

    道不可说,说出来就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名也一样。所以叫悟道!
    当然,非恒道、非恒名才是自然,才是历史,才是“人道”

  • 德善安 说道:

    道乃物,有物方生名;名随物,定音不为单。物不是一成不变,名则相随。

  • 堕落天使 说道:

    也可以读成道可,道非,恒道。

  • 匿名 说道:

    道德心说真是高啊!说得深入浅出,入木三分!译得好!真得道了

  • 悟!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初浅的意思是:“道,客观事实存在的规律 存在于任何空间时间之中。我们不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述,只能体会其的存在。那些用语言表述的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不是永恒的道。”

  • 老子复活 说道:

    道可道:道理是可以探索的。

  • 镜中月 说道:

    老子的道德经的确深奥,能读懂此经,此生还怕得不到道,得不到福?

  • 檒夜蚕竹 说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极夜星辰 说道:

    无名有名之始

  • 冥冥知音 说道:

    探讨:自然界的万物(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都有着相同的双重属性,即:事物的本体和事物的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愚人认为老子的本意是否是说:作为永恒的道,它的本体和称谓都是不可知的(或是不确定的)。在下希望得到高手的指正。

  • 说道:

    故常无“““观其徼 解为:
    不明‘道’,想知何为‘道’。
    明其‘道’,想知‘道’几何。

  • 匿名 说道:

    观其徼,应该是四声吧

  • 云水禅心 说道:

    道易德难,君作何看。身在道中,修德为先。身心一体,自然而然。无欲无求,何羡佛仙。。。。。。

  • 说道:

    世上逻辑是相同的,此曰道与名的绝高之境界。

  • 智绝 说道:

    混沌,如原始而已么。?

  • 虚无 说道:

    “道”可以用“道”字来命名,而“道”不是永恒不变之“道”;
    “名”可以用“名”字来命名,而“名”是包罗万象无定之“名”
    “无”为天地之初始,“名”为万物之初始,
    不知者欲知,知者欲深知
    “无”,“名”两者同为“道”中之物而异其名
    “同”(万物)皆如此玄妙,玄中生玄,妙中生妙,无穷也!

  • augustin 说道:

    道就是创造者,祂创造了宇宙万物,是祂的大能托住了万有

  • 老土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可以掌握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物质也是可以把握的,但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初学者请大家不要见笑.请大家指正.

  • B哥 说道:

    老子不是唯物吧。
    他不是承认物质第一性。而是道为第一
    道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

    物质意识到底谁是第一性。作为处于这个时空中的人是无法弄明白的。

  • f 说道:

    道为万物之基,万物呈之为衍。百名之义,物价之道,非名得名,世之所取,物替名实。

  • 云上 说道:

    老子是唯物的,他承认客观自然规律的存在(道可道),也承认人们可以认识它(名可名);但是,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无名天地之始),因此人类在不断地研究世界,了解自然规律(有名万物之母),所以我们既要清醒地知道到自己的局限才能体察到世界之大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又要常常努力思考以把握世界变化之规律(常有欲以观其徼).因此有欲与无欲都能由人自己去把握(此两都同出而异名),能将两者和谐统一为我所用真是一门大学问啊(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只要不断思考、认识,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就能把握各种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 以上拙见,欢迎指正。

  • 鶴山狂士 说道:

    道即道,名即名,可法可变,世无恒,真假,正反,有无,长短,好坏。。。。。。相辅相成,
    道非道,名非名,无法无章,物有类,美丑,上下,善恶,忠奸,生死。。。。。。何去何从?

  • 企鹅哥哥824005136 说道:

    道:客观存在、客观规律并在时时变化着。
    名:客观的表象、意识反应。并也是不断变化的。
    无:物质世界产生之始、事物形成之始的状态。
    有:形成物质世界的最跟本元素。

  • 吾道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万物之道创造了天道,而非天道造物。天道就是万物,没有万物何来天道。道之始万物也!(初学诈道)

  • 快来乒乓 说道:

    刚刚才接触这个网站。感觉挺不错。

  • CC3344 说道:

    老子道德经应该是每个人都要学习且理解的好书。,古代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发表意见的同仁境界也非常高

  • 天外来客 说道:

    老子认为他认识到的东西,不是日常的东西,所以他觉得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表白。比如我看见过一艘宇宙飞船,我怎么对二千多年前的人讲清楚我看到的东西呢,我可以向大家讲这么件事,可以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甚至我可以给他取个名字,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比喻也是蹩脚的,还是讲不清。所以他说,道这个东西一定上要说(因为九伊喜一定要他说了才肯放关)也是可以说的,但不是一般的道,给他取个名也是可以的,但不是通常你们理解的那个东西(因为取名还是要尽可能地接近人们理解的那个东西,但事实上这不是你们理解的那个东西)。我把天地开始的时候叫做无,(相当于先做概念定义),把第一个产生的事物叫做有。所以我常常在思想中回到天地诞生之初的时候,想观察事物发展演变的妙处,我也常常观察最初的事物(万物之母),以察看它的的边际。实际上,这二个东西是同时存在的(因为天地既已开始,便就有了物,实际上就不是无了,而万物之母刚刚诞生,也就是天地之初的时候。(就好象我在讲一个200亿光年外的事物,200亿光年既是在讲它的空间距离,但同时我又在讲它的年龄,它诞生至今至少有200亿年的历史。)所以老子说,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就是说,这个相同,是不是很玄妙啊。但是这个玄妙,又不是你们理解的那个玄妙。你们理解的一切的玄妙,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后山人 说道:

    此道非道

  • 觅贤揽圣 说道:

    道可道,名可名——两句;为并列句,语法应一致 道;道理。事物运行之规律,名,物之称谓。愚见之 道可道 每一事物都有其自己之运行之规律 皆可为道 名可名 名取于象 有象即可名之 此一章 应解之为——一切事物的运行的规律都可称之为道。而作为‘人’的道理则乃是非常的道理 是因为人的‘名’和其他事物的名是大不相同的。则下句可解为——那么作为‘人’的道理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有’和‘无’这一宇宙最原始的道理中来。
    愚见拙拙,敬请诸君斧正

  • 无为不争 说道:

    “徼” 此处是否应是名词,读 jiào,意:边界boundary,界限。

  • nice 说道:

    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论,从古至今,解释版本和历史诠释何止千种,短短五千言论辩数千万。不论古人和今人都在致力研究认识世界本原问题和人们认识与外用问题,我想老子作为古先贤圣人开篇也可能和后来哲学研究本原问题一样阐述世界本原、规律问题。至于如何解释本意,只有老子自己知道,后人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心平气和,体认自然修身自己就是了。体会不深请多批评!

  • .... 说道:

  • 行者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可能是说,一切的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说清楚地话,它就不是恒常大道了,即:你说它是这个,但是它还包括另外别的事物,难以全而穷尽。此中“道”为一切事物的本源,亦为万物从“无”到“有”之始。名可名,非常名:可能是说,一切我们所见所言的事物,如果可以用语言来完全说清楚的话,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了,即: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事物存在于世。此中“名”为一切事物外在体现的总称。这两句都说明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能寻根究底的,它是衍生变化而存在的,这也就是后面玄妙精深之所在。(其实这说明了当今一个科学现象:一种科学思想产生以后,很快又有另一种思想证实前面思想的错误或是局限性,进而取代之,后面仍然会有思想不断地对前面的进行否定取代,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仅为在下学习感悟,不足之处,敬请大家予以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 行者 说道:

    “无”,可能是说本来一个事物是不存在的,当其出现的时候,就是以“无”开始的。(就像世间本来没有飞机一样,我们称之为“无”,当第一架飞机产生了,我们就称它是由“无”开始的。故曰:无,名天地之始。)当然这里的“无”是包罗万象的总称。“有”,可能是说,当一个事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即为有了,以后还会由它而演化出更多的同类事物。(就比如说,第一架飞机称为“有”,后面所有的飞机都应该是它的“后代”,故称之曰“名万物之母”,有孕育之意。)当然这里的“有”是指一切能够演化“后代”的“祖先”的总称。这也就是“玄之又玄”中的奥妙。

  • 冰点 说道:

    追求天道,到底几人能道?
    实得天道,远而远之。
    达精达成,万物为无。
    无欲无求,何其附?
    得其天道,称为仙。
    人间百年,此人为。
    呜呼,夭折慎!
    仅为当命当道之言,熟其理,学而择之。非独道其成!

  •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被语言形容的话,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了”
    意思正好对应下文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大象无声,道隐无名”等句。

  • 纳兰随机 说道:

    道是可以用语言阐述的,但不是通常我们所理解的道的含义。宇宙的真理《道》的称谓是可以用《道》来命名的,但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命名的含义。

  • 纳兰随机 说道:

    欢迎意见不同者提问。

  • 觅贤揽圣 说道:

    人入世间,其惑者多矣。最难者 莫过于求世之名,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为也 虽欲进不知其门 欲求不知其所 欲为而不知其度,茫茫然不知所以 戚戚然而哀叹 其难乎 其悲乎 是故圣人立说以寻之 观象以明之 左史以证之 阐之论之 其所成者冠其名为 道也 经也 皆自然之理也 奈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解之论之 舍简明以求其他 弄玄虚以愚民 其罪不巨焉也何

  •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话,那么这个道就不是平常的自然之道了(而属于人为之道),名如果可以用言语表达的话,那么这个名就不是平常的自然之名了(而属于人为之名)

  • 老肥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说出来的并不是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东西可以命名,但名字只是个代号,并不是那个东西,非常名就比如说说一个物品中文叫桌子,英文叫table,所以并没有固定的名字,只是用来指代而已,名字并不是物品本身,故非常名。

    2句话要结合一起理解,名可名,非常名是指道可以给他个命名,但这个命名并不是唯一的,道家称之为道,佛家称之为自性,第一义。
    无论如何命名也只能是个称呼,但并不是‘道’的本身。因为道包含一切,也包含名字本身(虽然这样说已经偏离‘道’了,有所指代已经是错误了,因为是不可说的)

    小小见解,如有错误,望能原谅。

  • 嘿嘿! 说道:

    还是不懂哦!

  • 愚者善思 说道:

    后进晚学拜读先鉴!!但有点疑问: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道即是法则,规律。为法,即由念生。何来‘物质第一性,意思第二性’之说。再者老子也说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物质即存在,难道‘无’等于‘物质’?
    并且现代唯物主义哲学本来就没有逻辑大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开宗明义指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它是怎样论证这个命题的呢?它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它说大到宇宙、星球、地球,中到我们周围的事物,小到微观粒子,都是物质的。所以世界是物质的。它并没有回答,这些东西为什么是物质的。它把需要证明的东西当成了前提,这在逻辑上叫循环论证。它又用宇宙进化论和生物进化论这些本来属于假说的理论当成真理,得出人脑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最后产物,而人的意识是大脑的属性。于是得出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结论。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为论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哲学原理的正确性,提供了两点理由。他指出:“物质第一性的原理是由自然科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物质第一性的原理是由哲学长期发展所证明的”。
    其实,这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因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的理性认识,属于精神的范畴。哲学是人类的理性认识也属于精神范畴。恩格斯的话可以简化为“物质第一性的原理是由精神的发展所证明的。”这就出现了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逻辑错误。究竟谁是第一性呢?如果没有精神的发展,就不能证明物质第一性。所以精神才是第一性的存在?
    再来做个试验:在你面前放着一个玻璃杯。你睁开眼睛看仔细,用你的右手指从右向左按压右眼球。你会发现,你眼前的杯子变成了两个。现在我问你:客观上明明是一个杯子,你为什么会看成是两个?这两个玻璃杯的形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为什么会形成两个玻璃杯的形象?
    唯物主义的物理学这样告诉你:假设在你身体之外有一个客观的玻璃杯(注意是假设),它的光线进入了你的双眼,分别在你的左右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像,于是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了两个关于玻璃杯的形象。可见,你看到的不是两个客观的物质的玻璃杯,而是两个关于杯子的像。像是你的视觉,是主观的、精神的东西,是你的双眼对外界客观的玻璃杯的反映结果。由此推论,在你未用手指压迫眼球时,你看到的也不是客观的物质的玻璃杯,而是关于所谓客观玻璃杯在眼睛中的成像,是主观的,精神的东西。

  • qq944973937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 qq944973937 说道:

    人入世间,其惑者多矣。最难者 莫过于求世之名,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为也 虽欲进不知其门 欲求不知其所 欲为而不知其度,茫茫然不知所以 戚戚然而哀叹 其难乎 其悲乎 是故圣人立说以寻之 观象以明之 左史以证之 阐之论之 其所成者冠其名为 道也 经也 皆自然之理也 奈何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解之论之 舍简明以求其他 弄玄虚以愚民 其罪不巨焉也何.
    此言差矣,系不明哲学之人、胡言乱语也。将哲人对真理之追求,贬为治国齐家之法,可悲。

  • qq944973937 说道:

    看看西方哲学《小逻辑》再来谈《老子》,不要学于丹,锁《论语》是寻求快乐的书。

  • qq944973937 说道:

    道,可译为真理;名,可译为概念

  • 说道:

    不建议逐字译。

    第一章说的是

    老子说我本篇所说,是道,非道。别相信。

    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生。

    无和有并非两者,而是一体。

    一是所有奇妙的根本。

    简单讲第一章说了,道生一。

  • 大林林大 说道:

    我认为应该先收集老子的生平资料, 了解他的经历,对理解道德经能有点帮助 自己多考虑理解 太深奥了 迷糊

  • WT 说道:

    宇宙沒有起点与终点,对于宇宙中任何东西发展与改变,都是“有”,没有“无”的存在。就像水变成水蒸气一样,只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无”。宇宙是永恒的那么“有”就是永恒的。

  • 宝贝 说道:

    无和有本身就是一体 所谓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世间的万物万事都是在阴阳的作用下平衡着的 所以说非要分出谁是第一 谁是第二 我想 唯物和唯心都是错误的 就好像对于一个鸡蛋和母鸡谁是第一个出现的道理一样 只能说在共同的作用下存在入世的

  • (不才) 说道:

    非恒道,也就是形而上没有绝对原因;非恒名,也就是形而下没有终极结果.很明显,这是一种”世界不可知”的观点.唯物主义持”世界可知”的观点,因此,把”唯物”硬塞给老子是不合适的.

    我们都知道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还有另一种态度,也就是什么也不唯的态度,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其实,我们常说的科学态度,那就是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

  • 弈之 说道:

    眼前我们有这条道路可以遵行,但它却并非从来就是以这个样子存在着的,也不可能永远不变地存在下去;我们大家都有名字可以互相称呼,但这名字同样也是可以改变的。所谓“无”,是用来表达天地万物未出现时的总名称;所谓“有”,是用来表达天地万物出现后的总名称。
    所以,经常地去思考回顾“无”时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到“有”时的奥妙,可以帮助清楚理解到各种“有”状态的个性。“无”和“有”是同根概念,都是用来表达天地万物存在状态的总概念,即都是“最大类概念”。

  • 拈花微笑 说道:

    佛道相通!道不要言说,但方便说有一个道!

  • 无里 说道:

    道的境界应该是虚渺的,如果人人都能追求,那便不是道
    无声胜有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自由意志 说道:

    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不认同

    宇宙本源为无,有人称上帝,有人称真主,有人称大,有人称道,本源等等,她有自由意志,无始无终,为体验才创造万物,出现物质,或者有人认为是宗教理论,我不反驳,宗教理论有对有错,科学理论有对有错,哪怕现在的理论体系有些也是错误的。
    我比较认同,宇宙由无到有,由有到无,只有产生了物质了才有时间,才会有终,有消亡的一天。回归到无,又是永恒的纯在,好比灵魂不灭,消失的只是肉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灵体)

  • F3 说道:

    谢谢!解释得非常精彩!
    岁末,阅读老子道德经中淡朴而又精深的哲文,“思往展来”,受益多多。
    谢谢您的帮助!

  • 佳慧 说道:

    只能心悟,不可言表

  • 雪兆道 说道:

    道是指宇宙,即自然.但也不是用道字就可以说明的,也说不明.可是宇宙是客覌存在的,只能暂用道来称谓,所以是道可道,非常道.关於名,地球引成已有50亿年,年的称呼也只是人为的,宇宙更不知有多少星球,多少年.而人的产生也只有200萬年,有了人,有了语言,人对萬物才起名,各类人对同一名物的名祘呼也不一样,所以是名可名,非常名.

  • 谈谈 说道:

    道可以言说,但不能“滞”于语言,故有“道可道,非常道”。“名”是人们的主观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概念,它不具有永恒性,故有“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说的是万物起于“无”,“无”生“有”,万物生成后,人们赋予了它们名字。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说的是人们要在体会“无”中领会道的真谛,要在体会“有”中体会道的表现。(道的终端)无是本质,有是现象,现象和本质二位一体,不可分割。要从二者关系中把握世界的玄妙。

  • 说道:

    其实。重要的是理解无,不管过去,或是现在将来,万物,宇宙怎样产生都一直是重要问题,也许人类的渺小永远也无法接近真相。老子认为无是产生一切的起点和基础,现代的大爆炸理论证明其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实讨论这些没有太大意义,主要学会一些做人道理,太多的理论没有意义,人类在宇宙里连蚂蚁都不是。

  • 烨胜陶 说道:

    老子是道之始祖,故而其道亦非常也。吾乃一后辈,读之虽不求甚解,亦有所获。

  • tanzi666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读古文标点符号非常重要,上面的标点有误,所以理解甚难,甚至曲解原意。

    原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意:
    道,道理,规律,法则。名,表象,名称,现象。道,是存在与天地之间万物之间的,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如果能说出来(可道),那不是我们平时,平常所说的道理。名,和道一样存在与天地万物之间,我们所说的名,不过是给物质,物体借以表达的符号,便于沟通交流所用,所以有称呼,有定义,有概念的“名”,并不是原有的名。道和名两者同源,同体,是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所以出而异名,一个称”道”,一个称“名”这是人类对事物感悟,发现,掌握等便于区分的符号。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对道和名的进一步解释。例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宇宙的存在早于人类,并不以人类是否对他认识而客观存在,他的存在是有自身规律的,当人认识到宇宙的存在起名为“宇宙”,我们可以称之为“名”,而宇宙如何形成,如何运行?又有自身的成因,这个“因”过程,我们可称之为“道”。试想,宇宙中还有很多人类没有发现的行星和现象,他们怎么形成,怎么运行我们不知道,怎么称呼,怎么形容,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无名,是天地只始,有名,是天地之母。”母“也是开始的意思,但和“始”的意义不同,是人类认识的开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对各个领域的认识和运用。常无(没有的事物),要不断的去发现,寻找,常有(已经发现的),要观察其存在的自身规律和道理,并利用这些规律去发使用,运用,创造。例如:无线电波的发现的过程,就是人类从常无之中观察到的,而现在的无线电波派生出的电子产品,就是人类从无线电波的观察,运用到创造的过程。现今我们人类所接触到的所运用,使用的一切都是对常无常有认知。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事物之间关系,任何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有内在关系和道理,不断的发现这些关系称之为玄之又玄。例如:地震,我们现在知道,当一个地区地震发生,可能影响周围地区的天气,海洋,生物,植物等等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都是因为一件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玄妙吗?所以玄是内在联系,妙是产生的结果。要不断的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得到不断结果。

    老子道德经以第一章阐述了对世界人类的认知,也是道德经的总论:其中包括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自然界的法则等等,后面的文章是第一章总论的具体阐述。此章是基础,是对世界认知的入门。

  • tanzi666 说道:

    另外,中国有三大圣教,儒,释,道。很多学者对这三大圣教区分对立的研究,误导后人。总体来说三大圣教认知是在同一基础上的,这个基础都是“去我”二字,即摆脱自我融入自然和社会。不同的是对自然的理解和深浅不同,对世人来说,儒家专于经世之道,修身,治家,平天下。道家专于忘世之道,以修身,无为,达到无为而治,释家专于出世之道,以修身,施舍行善,教化众生。从修身而言,意在去掉自我意识,去掉私欲贪念,不同的是,儒家表现为克己复礼,偏重于社会秩序的建立,道家表现为克己无为,侧重于服从自然规律,释家表现为克己承受,普渡众生以渡世。三者不能对立而言,不过是人生在世不同精神寄托而已。

  • tanzi666 说道:

    还有,道德经虽是道家的理论基础,但道家与道德经本意离之甚远。道德经对人类认知世界在哲学,自然学等学科有着重要意义,而道家与道德经早已分道扬镳走上异途,所以不能把道德经看作是道家本经。
    对道德经的学习,应该从科学角度去学习研究,可以说道德经洋洋5千文字,包含天文地理,哲学,军事,经商从政,自然等各门科学,具有大智慧。他对哲学的认识早黑格尔,对自然的认识早于达尔文,5千文字其含义奥妙迭出,意义深远。但是理解甚难。

  • 高瞻远瞩 说道:

    我记得我国的同音字有一定的同义

  • 2011.3.11 说道:

    第一章说的是

    老子说我本篇所说,是道,非道。别相信。

    无是天地之始,有是万物之生。

    无和有并非两者,而是一体。

    一是所有奇妙的根本。

    简单讲第一章说了,道生一。

    这个解说最棒

  • 流云真爱 说道:

    照老子说,无名为万物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那是老子不知万物是咱样生成的才用了无的嘛,万物都有一个本体的嘛,就好象世上为什么会有男人和女人,男人女人通俗都称人嘛,咱一个无和一个有就牵扯这么远?干脆都去悟道得了。

  • 寻真悟本 说道:

    窃以为,这一段讲的是道和名、有和无、虚和实的事物的两面性,道是精神是灵魂,名是物质是实体,道是无形和名是有形;道是虚名是实;简单么?复杂么事?本是一,却是二,事物就是这样,玄妙之根本也。

  • 美国美人 说道:

    太极平衡,阴阳五行。

  • 说道:

    省着省着窟窿等着,用着用着菩萨送着!

  • 无知 说道:

    这一段讲世间万物甚至宇宙起源并非只指人说,好好想想再发表意见。

  • 回忆 说道:

    太深了,有点蒙,感觉是修身养性的入门

  • 提壶 说道:

    《圣经》中有道,《老子》中有道,两道实为一道,乃生命之道也。这生命是属灵的生命,是复活的生命,是神的生命,是永生。
    耶稣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道之无就是圣灵,道之有就是耶稣基督。—-自提壶的博客《圣经》与《老子》。

  • 嘻嘻龙 说道:

    大道本源如果可以用语音来描叙的,那就不是永恒的本质规律了,事物如果可以用语音来描叙的,那就不是它不变的本来,这样解析才是对的!说明两点:语言苍白,用心悟道!

  • 嘻嘻龙 说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是说保持无欲的状态,才能领会大道的本源,最根本的规律,保持用心细致,刻苦钻研,才能观察明了事物的外表,由表及里,有欲无欲,都是探索大道本质于根本规律的方法,所以下句会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 疯子 说道:

    道可道,非我言道/名可名,非我言名

  • QQ56397092 说道:

    老子的意思不是让大家去出家,是在揭示每个人做人的方法,道士和和尚是因为受打击太大,但是又想为社会做贡献,所以没有对凡尘绝望的人是不允许出家的,和尚的职责就是让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人,让大家都活的明白,不让大家再遇到困难了只会问自己“怎么会这样”或者盲目的问自己“为什么”,有的甚至会出现偏激的心理。道士跟和尚是一样的,道士是自然,和尚是普度,而责任是一样的,所以三教原本是一家,只要仔细把道德经体会透了,相信大家都会明白。

  • 大道无形 说道:

    尔等看此书 需要抱着虔诚之心,阅读,岂可儿戏!

  • 弗依若孩 说道:

    头头是道 为哪般 醉生梦死 为何故

  • 法航 说道:

    很感谢给众生提供了这个学习的平台,让大家拥有悟道的机会,提供的人积了大功德,它的观点太珍贵了,希望体悟真理的人好好珍惜好好修学,事实上儒道释三家的观点和现在的唯物论到最高境界都是不谋而合,只是红尘遮眼众生不识。不要耗掉生命的时间去探索所谓的现实,若要认识生命,所有的答案都在道学和佛学之中,敬望读者悟者珍惜!

  • 不知道 说道:

    翻译的很好,但是我的个人意见是(.)全文的意思,个人意见!

  • 群星灿烂 说道:

    很玄妙的书

  • 寻找本心 说道:

    悟到 不如说悟心,倘若你连自己的心都不明白,自己都看不清楚,分不明白,谈何去悟那万物本源的道呢?
    心? 什么是心?弟子以为心就是自己。
    也许有人要问,悟心竟然就是悟自己,那到底悟的是什么呢?
    弟子以为人心无错,心就如同道,每个人都在寻找道,须知自己就在道中,

    身在福中不知福,心在道中不明道。
    那所谓万物的正反,万物的对错,善良和邪恶。弟子自己悟的一句话:对如何,错如何,善良也好,邪恶也好,虽个自得表现不同,但纵使千变万化,都不过重一个心而生, 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懵懵懂懂,不会言语作态,不懂好坏,不明对错。每个人初生时都是一样的,后天不同,造就也就不同,所以纵有千变万化,都是一点无知的本心而生,人们要悟的就是这一点本心。然,万物无错,一切都无错,邪恶错了吗?不对错了吗?自己所做的那所谓伤害了别人,讨厌别人等等一切所谓的不好的,错的思想都错了吗? 竟都有一心而出,心若明了,万物都已不在重要,只在自己不懂。

    人心本无知,无欲,无求。人心是道,也是人心。人心,什么都没有。
    人心之所以有千种思绪,万般欲妄,皆由后天而生。悟心,悟自己,让自己明白自己,去追寻真理。那所谓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很,皆因你不懂,不明。
    人心不同,谁敢说自己明白,与见倾国倾城的美女,你会没有欲望?也许你h会说我会保持本心,只是因为有着那所谓的道德告诫着自己,可倘若一切束缚都失去了,没有人在约束你了,没有那所谓的道德了,你还会如此的说你会保持本心吗? 当一点欲望的思绪出现,便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只所以扑不灭,是因为那是你自己点燃的,也不愿去扑灭的。

    “一切由心,纵使万物,思绪千变万化,也不过都重一点心而生,对也好,错也好,善良也好,邪恶也好。事物对错,就像一把刀一样,你就是持刀人,心若明了,万物存在与否都已经不在重要”

    只叹弟子现在还是悟不透本心。 愿请高人指点 .

  • 寻找本心 说道:

    悟道 不如说悟心,倘若你连自己的心都不明白,自己都看不清楚,分不明白,谈何去悟那万物本源的道呢?
    心? 什么是心?弟子以为心就是自己。
    也许有人要问,悟心竟然就是悟自己,那到底悟的是什么呢?
    弟子以为人心无错,心就如同道,每个人都在寻找道,须知自己就在道中,

    身在福中不知福,心在道中不明道。
    那所谓万物的正反,万物的对错,善良和邪恶。弟子自己悟的一句话:对如何,错如何,善良也好,邪恶也好,虽个自得表现不同,但纵使千变万化,都不过重一个心而生, 人之初,性本善。初生婴儿,懵懵懂懂,不会言语作态,不懂好坏,不明对错。每个人初生时都是一样的,后天不同,造就也就不同,所以纵有千变万化,都是一点无知的本心而生,人们要悟的就是这一点本心。然,万物无错,一切都无错,邪恶错了吗?不对错了吗?自己所做的那所谓伤害了别人,讨厌别人等等一切所谓的不好的,错的思想都错了吗? 竟都有一心而出,心若明了,万物都已不在重要,只在自己不懂。

    人心本无知,无欲,无求。人心是道,也是人心。人心,什么都没有。
    人心之所以有千种思绪,万般欲妄,皆由后天而生。悟心,悟自己,让自己明白自己,去追寻真理。那所谓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很,皆因你不懂,不明。
    人心不同,谁敢说自己明白,与见倾国倾城的美女,你会没有欲望?也许你h会说我会保持本心,只是因为有着那所谓的道德告诫着自己,可倘若一切束缚都失去了,没有人在约束你了,没有那所谓的道德了,你还会如此的说你会保持本心吗? 当一点欲望的思绪出现,便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只所以扑不灭,是因为那是你自己点燃的,也不愿去扑灭的。

    “一切由心,纵使万物,思绪千变万化,也不过都重一点心而生,对也好,错也好,善良也好,邪恶也好。事物对错,就像一把刀一样,你就是持刀人,心若明了,万物存在与否都已经不在重要”

    只叹弟子现在还是悟不透本心。 愿请高人指点 .

  • 悟道 说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玉云鹏 说道:

    今年我开始学《易经》,才知道与道教相容,现在开始学《道德经》。

  • 混沌 说道:

    世间本无物,无中生有物,虚虚实实,是是非非,万物本无物,生意之道,以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道生名,名生万物。

  • 扣扣805593946 说道:

    无,到有?还是从有到无的?还是本来就是一体??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既然同出,当然是一体!

  • 晨光 说道:

    太深奥了

  • 来去有无 说道:

    得舍 赢失 来去有无

  • 浅墨斋宗熙 说道:

    学生以为,悟道也是悟心,但关键在于一个悟字,也可以说是追寻,悟心也就是追寻本心,但人心不可脱离世界万物,所以想要追寻本心还需在世间历练,谓之修行,在历练中渐渐明悟本心找到本心,二脱离世界万物而谈单纯悟心,岂不是建空中楼阁?要知道,世界衍化都有规律,无生有一生二即混沌化两仪,而后三才四象五行而至九宫,九为极数,九九才归一,九九归的一便是最后寻找的本心,也就是道,想跳过中间的的衍化直达本心,学生以为不行,二越过这些空谈无为,无欲,欲无欲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本身就是有为强求。
    愚钝想法,敬请赐教。

  • 无是~~ 说道:

    学生认为、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没有一个定数、这所谓是说道是可追、但并没有常道、我们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应知道随机应变、要能够“玄”之又玄、这一切并没有一个定数、无、为万物之始是说那样我们并有机会能够创造一切、有为万物之母是说、那样并可以繁衍生息、当我们是无的时候、我们在创造时并能够发现一切妙处、知道为我们所用、当我们有的时候我们并能够掌握一切有利、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懂得“变”
    这只是个人意见、纯属愚钝、望见谅

  • 天堂! 说道:

    @国学自学网, 好高深

  • qq122557815 说道:

  • 说道:

    还不算完整`只是简单的解释

  • 大道无形 说道:

  • .... 说道:

    很深奥…估计 要研究很久 才会懂

    ….

  • 49384 说道:

    继续领悟

  • ... 说道:

    可是什么意思?爱 不好好学习的下场。。。

  • ... 说道:

    道在心中 无我无道 无道无我 你道我道 我心是道

  • 世间轮回 说道:

    好复杂啊!努力学习

  • zhang baoyuan 说道:

    人性和天性。人道和天道。本来是一样的。但现在却在逐步向两级发展。是进步还是倒退

  • 说道:

    道可道,可是道是啥,啥是道, 人是人咋样才是人

  • 说道:

    何为道,我想问问,道是啥,道是谁说你知道,

  • DRM 说道:

    网站做的不错 ,拜读了,非常感谢!

  • Bigger 说道:

    网站很不错,如果在通俗易懂一些会更好。

  • xiaoyu 说道:

    很值得学习研究!

  • 山翁 说道:

    万物皆相依,万物皆相克。求其和,为道。广施众所需,旡私慾,为德。如;阳光,水,空气是也。

  • 小李飞刀 说道:

    绝对的大思想家。那么早就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识。

  • 仔仔 说道:

    非常好,希望大家多多学习!

  • 往往小彬 说道:

    学习,受用

  • 匿名 说道:

    网站做的不错 很实用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 漫步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么它就是平常的“道”但如此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
    在看版主的博学之前,我对这句的理解为:能用语言来表述的大道,就不是永恒有大道,可见我的理解是错的,今天我要好好地学学我们的国学,开首之篇使我受益匪浅,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

  • 漫步 说道:

    在学习国学时,有许多字不认识,还要翻字典不方便,这里有拼音,解释得也很精准到位太好了。

  • 漫步 说道:

    以前我看过原版 ,从这里我看到两个版本,即《原版》和《长篇大论》两个 版本,断句是不一样的,究竟哪个版本断句更好、更准或者说更接近老子的原版。

  • 青云 说道:

    无中生有

  • 123 说道:

    @宝强, 你想明白吗?可以发binerha@163.com 我们一起探讨下

  • 快乐老头 说道:

    我喜欢看一只是文化太低一过去只听说有道德经却未见过一文革时它是四旧家中放都不敢放一通过网页才得见真颜一对我来说实属大幸一看后真叫人费解一读起原文就象谜一样一古人太伟大一这么好的经才五千字既省纸又省墨一古人真伟大一网站办得很好通过翻注总祘有一知半解希望一如既往对中国古文化多作贡献

  • 快乐老头 说道:

    我喜欢看一只是文化太低一过去只听说有道德经却未见过一文革时它是四旧家中放都不敢放一通过网页才得见真颜一对我来说实属大幸一看后真叫人费解一读起原文就象谜一样一古人太伟大一这么好的经才五千字既省纸又省墨一古人真伟大一网站办得很好通过翻注总祘有一知半解希望一如既往对中国古文化多作贡献.

  • 慧鹏 说道:

    如果我们人人都是有道德的人,我们的家园地球不就是天堂吗?我想是的

  • 将军 说道:

    解释得很好,非常不错

  • 括扎 说道:

    不可说,说出来的都变质了

  • TAOO 说道:

    這些解釋真的很詳細、深入,至少對初學者有很大的幫助!謝謝!

  • yangguang 说道:

    老祖宗的文化为什么得不到广泛的传承?这个时代哪里还有道德可言?警匪难分,知法犯法,滥用职权,欺压百姓,民族的悲哀啊!

  • 一天 说道:

    正在学习道德经,以前听到很多次一直无缘观看。现在在网上这么方便学习便利,增加修养,升华自己。

  • 厨子大叔 说道:

    真的很感谢这个网站。。。。智慧的人生真谛都在这里了!!

  • 大灰郎 说道:

    呵呵,头一次见到这么有心的网站,还有注音版,真是感动!
    为何,为何原文与注音文标点符号注的地方不同呢?

  • 道在苍茫大地 说道:

    所释玄之又玄,非常人可知。

  • 土豆疙瘩蛋 说道:

    相当受用

  • 慢半拍 说道:

    开篇有误

  • 慢半拍 说道:

    道可遵循,应该注意的是道是不断在变化的
    名可命名,但往往会表现为名不副实

  • 道,宇宙万物演化过程中遵循的最基本的不可更改的法则。德,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规则。道德,既要遵循道又要遵循德。大义所在,天命所归。 说道:

    昱之

  • 记忆的永恒 说道:

    不是传说老子晚年驾青牛出函谷关不知所踪吗

  • 记忆的永恒 说道:

    不是说他晚年驾青牛出函谷关不知所踪,终年不详吗

  • 人在江湖 说道:

    学习中 道德经真是一本天书啊 每个人读都有自己的独有的收获

  • 前世缘 说道:

    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学。落在地上才是文化。

  • 思彤 说道:

    解释的很好

  • 诗情画意 说道:

    一时还不能明白,太深奥了,慢慢悟吧

  • 月涉初空 说道:

    不错

  • 沙步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此“道”言之有理! 说道:

    德之实行也

  • 无名 说道:

    道德经真是一个好书啊,我发现了宝了,要一直的看下去,老子也要做圣人,哈哈!

  • 天鹰 说道:

    玄之又玄!慢慢理解中,刚开始很多地方不明白

  • 某女子 说道:

    好好研究下圣人的书籍对我们都有好处的

  • haozi 说道:

    看了以后只有一句话:常无,欲以观其妙。

  • 悟道 说道:

    好深奥,又玄奥,参不透、悟不明,悟道中

  • 龙行风云 说道:

    很喜欢,讲解通俗易懂

  • 平安车行 说道:

    欲为先、德也去、国重视也。

  • 匿名 说道:

    道、道、道。。。有道?无道?是道?非道?何为道?
    —果真-非-常-道。

  • 牧童290291953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是;道是一种境界,境界包括思想和信念!圣人说的道是灵魂深处的一个道路!意思是说;道就是道 ,而是非比寻常的道,圣人不是让你走路,而是让你感悟!

  • 道可道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枕云卧月 说道:

    谢谢!用功之深很感动!

  • 书虫 说道:

    能正确、合理的认识道德经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现实意义更值得全人类去发掘、应用,以此来体现他的价值!

  • 玄門 说道:

    學習英文的人多了
    學道德文化的人少了
    難怪腐敗日下

  • 末学 说道:

    很不错

  • 光引星辰 说道:

    比较不错

  • 追梦人 说道:

    很不错,努力学习、专研!

  • 阳光狮子 说道:

    老祖宗的智慧,要体会和传承.首先要明白道理,然后才知道进退.学习,随时不晚.

  • 游心 说道: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 REO 说道:

    太好了~!

  • 563162061 说道:

    看不明白

  • 怀柔武威 说道:

    万象万物生命的美妙,一切生的开始和自然的发展已经和合善美妙,如乐章

  • 匿名 说道:

    学习。现在讲道德少了,所以腐败日盛,世风日下。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 小孩子 说道:

    高深莫测

  • hengzhou 说道:

    @学习, 对于道德经早有耳闻,也早就想学习只是太深奥,使之望而却步,退休后曾拜读《太上感应篇》已瑜两年之久。近日则思学习《道德经》也决心每天都读,唯一不敢想者:有成矣。

  • 宇宙之子 说道:

    老子——太上师傅是道教创始人,又是一位得道者,其丰厚人文知识宇宙观不是一般凡夫所能参悟。我们要学习老子以德为人思想,弘扬民族正气顺应天道人道宇宙大道,我们这个民族才可以维持长久!

  • 林延秋 说道:

    太好了,提供平台帮助众人学习国学!功德不小

  • 道道道 说道:

    何为道,何未道。

  • QQ1064730648 说道:

    国学精华。

  • 利川小子 说道:

    学习于2011年11月7日 从有跟无来看 “它”让我们认识到世间万物起源与发展 从而让我们认识到“道”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太妙了

  • 化妆品培训 说道:

    我读国学已经3年年,很好

  • 天涯 说道:

    君子盛得,容貌若愚,身藏若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色态与淫志,是皆无利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以

  • 道德经太深奥了,网站做的不错,功在千秋。 说道:

    挑灯夜读

  • 一个学习之人 说道:

    恩。有点懂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今这个社会。

  • 云霄卓玛 说道:

    老子的思想得以传承,感谢你们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 愚生 说道:

    解释的太多了 。。 。 反倒搞糊涂我了。。。 只解释字体意思好了吧。, 思想要读者自己去领悟的,老子并没有提出唯物和唯心什么的。不要局限了大家的思想

  • 无为 说道:

    忙碌的工作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自己有些狼狈。之所以拜读《道德经》,是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学习面对压力和生活的智慧。

  • 泺茗 说道:

    道德经是圣经的中文注解。。。。仔细看看就会明白

  • 我的看法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是说道是可以认知的,随着阅历的增长,认知也会有所不同。

  • laobing 说道:

    深入浅出的解释古今结合的讲述,容易理解网站办得不错。好!

  • 圆圆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丁点 说道:

    今天略约读了第一章及其解释。对于读《道德经》,我是一窍不通,读了译文及解释,才有个简单的印象。谢谢国学自学网。

  • 何谓天道 说道:

    很玄,道太多,要怎么去追寻呢?

  • 以前读道德经不知是啥意思,然而这个网站让我有了突破,我回一直读下去,不断的从中体会道,并使之溶入我血肉中去 说道:

    RAIN

  • 风闲 说道:

    最近失恋了,来寻求解脱

  • 月影飞鸿 说道:

    妙,不可言

  • 小林子 说道:

    @葫芦一笑, 感觉这个释文不完美

  • 小林子 说道:

    @洞玄子,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句话太妙了

  • 小林子 说道:

    @镜中月, 但是就是读不懂啊

  • 小林子 说道:

    @虚无, 这个靠谱多了,

  • 效力多 说道:

    学习悟道!物质越细分,能量越大,从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等,到了无极,那就是道!产生万物,奇妙啊!

  • 小资 说道:

    终于找到一个,即读得懂又能体味原文的解释。

  • 大德大道 说道:

    道德经是我们老祖先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一本名著,但是随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现在的人应该把德放到第一位。

  • 西风 说道:

    很不喜欢这个网站,支持!!

  • 紫气东来 说道:

    以道制道乃制世之道也。观道而盲者据道而为利忘道也,此乃非人道也。

  • 野马 说道:

    我是个道教正一经録弟子,但是我对老君的道德经认识不够,很想去探讨,我想把道德经的全文和解释搞到我的空间里面来,但是不知道怎么搞,不知道谁可以帮忙不?

  • 貌似深奥些…… 说道:

  • 匿名 说道:

    @hengzhou, 不想成,才能成—无中生有

  • 术水 说道:

    寻之如无中生有,源本于无,何谓非有方得。得之亦无,无即为道

  • 舒心 说道:

    随意随缘,找到了你的庄园,非常壮观,谢谢!

  • 冷雪一飘 说道:

    我个人的理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教我们学习的方法,前面“道”是顿悟的意思,后面“道”就是指道路,方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顿悟是有路径有方法的,但是这个路径和方法会因为各人之差异而不同,人人都可顿悟,人人都可成佛。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是教我们学习的心态。前面的“名”是指名誉,也就是现代讲的名声。后面这个“名”是指称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名誉都是大家给的称谓,但这个称谓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称谓,佛说“四大偕空”。这是教导我们不要用争名的心态去学习,而要有一颗平凡心而学习。不为名而悟,而为悟而悟。后面就是教我们悟的方法,路径。还请各位前多多指教,谢谢!

  • 冷雪一飘 说道:

    我个人的理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教我们学习的方法,前面“道”是顿悟的意思,后面“道”就是指道路,方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顿悟是有路径有方法的,但是这个路径和方法会因为各人之差异而不同,人人都可顿悟,人人都可成佛。第二句话,名可名,非常名。是教我们学习的心态。前面的“名”是指名誉,也就是现代讲的名声。后面这个“名”是指称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名誉都是大家给的称谓,但这个称谓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称谓,佛说“四大偕空”。这是教导我们不要用争名的心态去学习,而要有一颗平凡心而学习。不为名而悟,而为悟而悟。后面就是教我们悟的方法,路径。还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谢谢!

  • 妙不可言 说道:

    感觉的确微妙,似是理解,又有些朦胧,常无,常有,玄之又玄,妙中有妙,感觉很像阴阳太极。很多道理异曲同工,如此妙处,实在非言语可说。
    仅此一句,足以细思三日,意犹未尽。

  • 说道:

    返本归真就好

  • 狼图腾 说道:

    慢慢吸收

  • 微光 说道:

    将其仔细抄录了下来,细细一番.妙不可言,是在是大幻而归真.

  • 双华 说道:

    道德经是老子所作,题头的人物像怎么好像是孔子

  • 无名 说道:

    好!

  • 匿名 说道:

    妙不可言
    本文来源于【国学自学网】:Www.ZXueW.cN 原文地址:http://www.zxuew.cn/daodejing_1/

  • 道之行 说道:

    妙之又妙,众生之门。

  • 神一样的存在 说道:

    想更进一步理解《道德经》要有一定的古文知识,其实古文字重在于理解字里行间的意境,用白话文翻译古文并不能完全翻译其意境。只有有一定古文功底再一遍遍熟读古经典才能进一步理解其意境,并且真正解决“大道”“恒道”的高深意境是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述的,只能心中理解。

  • pcenshao@qq.com 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

    误人子弟.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个”道”指道理,自然规律,第二个道指语言表达.

    合起来就是:用语言描述出来的规律,一定不是恒常的规律.

    物理学的发展史已经证明这一点:
    牛顿把质量不变描述出来,爱因斯坦推翻了
    爱因斯坦把光速不变描述出来,现代量子力学又把它推翻了

  • LONG 说道:

    玄妙非常真的是很好的资料谢谢了

  • 错过 说道:

    玄妙真实合一。精深。难测,非常实用。

  • 心中有道 说道:

    (ˇˍˇ) 想~,没有绝对的不变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pcenshao@qq.com, 是的!

  • 今年21. 说道:

    无中生有 有归于无。只想请教怎么才能“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缴”?

  • 悟道 说道:

    国学博大精深。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定的规律。——道亦道,天知道。联想: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国学自学网 说道: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为用.欲之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

  • zhaolingxing 说道:

    发现这些网评很好,谢了

  • 深夜露珠 说道:

    @国学自学网, 非常欣赏楼主的观点!喜欢这个网站,只恨相

  • 道~~shi什么 说道:

    道,好难理解…我看了好久~感觉每次看完头晕晕的,道…………道…………世界上真的有道~吗?有修真吗

  • 说道:

    不可言

  • 说道:

    理解;万物分,有,无,有,为可见,无,为不可见,两者同归于玄,玄中又有玄,无可生有,有又可归于无,这种变化规律谓之道,变为有无之间每次的相互转变的事物都不同,名为人们对,有无中事物的命名

  • 说道:

    改一下名,天道,不是道

  • 匿名 说道:

    @法航, 茫茫然三十六载还没有弄明白活着为了什么。望大师指点,还是各守其道,柴米油盐,,,,,,,

  • 匿名 说道:

    看这个心很平静里面有古人的思想做人做事的道理看待问题的角度感觉很多道理自己从生活中感悟需要很长时间这些从教科书上都是学不到的

  • 匿名 说道:

    @太极人立,最近因为练功看的道德经 ,老子就一修真者,现在有很多法术都是传自于他啊

  • 潜修 说道:

    有那些从修炼的角度理解吗。

  • 古月可曾照今人 说道:

    我也说下,我的片面浅见。

    道可道 非常道 :道是通达的 是可以走的 有恒心者 可以道。 但是道又是非常的,是异于凡俗的,跟常人的观念是不同的。

    名可名 非常名 :一切形象都不是恒定的,一切由虚无中来,有为故有名,有名故非常。

  • 匿名 说道:

    @太极人立, 你练功。。。。?修真者。。。?

  • 匿名 说道:

    @道, ······
    我···悟不出

  • ght 说道:

    道亦无自然 道德经太道德

  • 说道:

    没有人能观万物之边际,但却可以一破万,万物都是从无中来,再归于无,就举我们人类自身,本无你,何来你?你何处来,忘何处去。你领悟这两句话的过程便是观其妙,观其缴。再把所领悟的道理去观察其他事物,万法自然通

  • 说道:

    道生一,以一破万

  • 无我有我 说道:

    我常以道德经静心,喝酒上头,异性的诱惑,都可以默念道德经来静心。真正喜欢道的人我想都能行。默念道德经时候总会不由的专注,真正的体会玄之又玄的意境

  • 干干看的时候,有所不明,多多观看,就之真理。。。。。

  • 朝花夕拾 说道:

    学识太浅薄了,在老子里面陶灶陶灶

  • 可爱_一天 说道:

    道 我认为是自然中的一种规律 人应好好去体验 顺从道 去体验这种规律 按照道的规律去做而不是去逆道 老子无为 我想不是真正的无为 而是他一发现道德规律所以一切按照道的发展去做

  • 64803439 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化万物,万物皆有道而演化,何为道?

  • Tony 说道:

    有无共存以释道。心物同体可知道。 老子非唯物论者。唯物唯心皆偏,非道也。

  • 何为天道 说道:

    道是一种超脱常理的东西就好比天也有不测的风云,凡事皆由心生

  • 刘太旗 说道:

    道非道 得于道 名难明,而失于明,

  • 冥王叩首 说道:

    道,只是道而已。

  • 说道:

    道自在.自在道.

  • 说道:

    道在哪里?道在前方。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漂泊者 说道:

    道可名,名可道,方可悟道

  • 刚子 说道:

    道德经第一章就能让人理解两个意思,一是修仙的法门,二是唯物论的真谛,看你误入那个道?

  • 无量道人 说道:

    道乃天道,亦为人道,三千世界皆为道。

  • 浩然 说道:

    看了评论,感觉道由心生不全对,也好像没错,不知是老子发现了道,还是老子用 心 创造了道,若道不可名,何为道? 若道可名,何为道?所以更加认同,道由心生,无心,即无道,或者说,就不能窥见,有心,便可发现,但仅仅是发现,在道于无名之前,便有万千世界,谁可释道,每个人窥见的道,不一而足,说来说去,一句话,道 本 无 名,一言盖万论。

  • 浩然 说道:

    懂了,那是老子的道

  • 浩然 说道:

    真不想说,但还是要说,真的太喜欢了,喜欢也是欲望,由喜欢的角度来读,与无欲的角度来理解,真是唯变不变啊

  • 付纪辉 说道:

    把普世人伦道德原则和经济普世价值原则一同研究,再整出个政治普世一统原则,那多好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特色,总在上方,万世流芳!

  • 太极伦 说道:

    道可道 非常道 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吴瑞 说道:

    深不可测啊

  • 学生 说道:

    何为道?道就是规律,世间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繁多说不清道不明,即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宵小尔 说道:

    个人之见,道,广而无边际,万事万物皆是道穷其一生也无法知尽,因为道恒而变。既如此,那我们何不以自身为境,内在了解自身之道,以此人人皆知己道,由此化万物,自身通达,方能与外界通,才能知道。

  • 老晏 说道:

    请不要胡驺:老子的学说是唯心主义, 而不是那个致人心迷茫的唯物主义,

  • 杨浩然 说道:

    道,心中有道方为道。

  • 道者路也 说道:

    支持,道即客观规律,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万事万物,皆有道,道即万物之本。

  • 初学者 说道:

    总觉得那不对

  • 徐斌 说道:

    道·不可说,不能说,只能悟,能表达者就不是“道”了。

  • Large94 说道:

    我觉得,老子说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可以讲出来,但不是恒久不变的,是随时间要变的知名,著名的人可以一时有名,但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永远有名,有影响,也是随时间从无名到有名,再到无名。那么恒久不变的是什么呀?先说无名,世界上万事万物开始都无名,人赋予某个事某个物一个名字有名之后,才有它(或他)的其他东西与它(或他)相随。

  • Large94 说道:

    我觉得,老子说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可以讲出来,但不是恒久不变的,是随时间要变的做人做的好称为名人,知名,著名的人,他们可以一时有名,但也不是恒久不变的,永远有名,有影响,也是随时间从无名到有名,再到无名。那么恒久不变的是什么呀?先说无名,世界上万事万物开始都无名,人赋予某个事某个物一个名字有名之后,才有它(或他)的其他东西与它(或他)相随。所以做人如果一直做无私奉献的事,可以看到这样做的好处,做人如果一直做自私害人的事,可以看到这样做的后果,有私心和无私心同出于词干“私心”来自于人的内心,但差异太大,有和无的差异是人世间一切问题的根源,其中的奥妙是看透人世的窗口,是开门的钥匙。

  • 无心插柳 说道:

    道,可道,层层有道,即释迦所说,法无定法,越是到了高层,发现低层的道法越来越偏离了道的根本,是以,释迦晚年又说,我一辈子什么法都没有讲,道,可道,但是永远道不完,因为,道的层次无穷,而我所谈的道也只是我在如来这个层次上悟到的道而已,我之上的道我就不知道了,后人不要被我所讲的道的束缚,道上有道。

  • 无心插柳 说道:

    道,又不可道,低层似乎可道,但是到了高层就不可描述了,只有心领神会了,如果你要强加描述,你一旦说出来,自己就感到不对了。这就是道和心的关系。道映向道之心,有心向道,心方能应道,正所谓,无求而自得。————无心之见,和同仁交流。国学真是博大精深,可惜现在的人—-哎—–

  • 感恩 说道: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上帝!

  • 亮子 说道:

    道可道,道法自然

  • 三环 说道:

    你即是佛,佛即是你。东方人是没有开悟的佛,开悟了的人就是佛。

  • youuoy 说道:

    我们接受了儒教思想的精髓,用西方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理解道。而道是先于哲学千余年,儒是入世的哲学,讲社会自然官场的哲学,如王阳明,岳麓书院;;而道是出世之哲学,完善的是本我,多出世于深山密林,借万物之道修本我之道。这就像是拿着种田的工具去盖房,本末倒置。借万物之道悟出本我之道就是名。名就是你的开悟,开悟不管是一点,一闪,还是一瞬,这名就是非常名。

  • youuoy 说道:

    名可名,非常名。我们接受了儒教思想的精髓,用西方的哲学思想去分析理解“道”。而道是先于西方哲学千余年的学说,儒又是入世的哲学,讲社会自然官场的哲学,如王阳明,岳麓书院;;“道”是出世之哲学,完善的是本我,多出世于深山密林,借万物之道修本我之道。我们现在的学说,就像是拿着种田的工具去盖房,本末倒置。 当我们借万物之道悟出本我之道时,我们悟出的就是名。对是名!名就是你的开悟。开悟不管是一点,一闪,还是一瞬,这名就是非常名。洗清你的思绪,让杂念成为空白,即清空内存。再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母,以开悟的一点为基础重建你的万物世界, 重新建立你的世界观,你就是这个心里世界的创始者。无名,渺茫混沌是每个人的心智,是人之初的无知,是一切的开始。当你观万物生长,看花开花落,思生老病死,感宇宙轮回。常无,你会感叹万物之微妙,花之精巧,生之苦短死之无奈,宇宙之浩瀚。常有,你会从花中看到宇宙,从尘中看到人生。

  • 地球人 说道:

    道化万物,万物却再难化为道,是为道。

  • 晨雾 说道:

    道,是一种事物运行的轨迹,体验道就是要寻找事物运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名人经验,是大家认为的一种真理,是一种常规。

  • 苍狼 说道:

    事事为道、层层为道。人所遇不同,和能同悟、和以同论。 人在变、道亦变。也许只能等到大脑不会思考时才能停止悟道

  • 思绪而为 说道:

    无道既是有道

  • 周琦 说道:

    我觉得看了这么多,道不可说,一说便是错。道不可名,

  • chenxiao0322 说道:

    现代也有啊 百度一下都有修道地址的说

  • 泪之恒 说道:

    道法自然,道法无形,道法无名,

  • happy西诺 说道:

    道,无欲无求,静气凝神,可触……物欲横流的红尘之世,静心实属不易……

  • 专气致柔 说道:

    一修悟德大道自然

  • 111 说道:

    我们这很多人都是通过很多途径接触到道德经,对修真的一种向往还是对老子的膜拜等等,种种原因,但最终我们接触到了道德经,前面我说的这一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道的过程,包括怎么读道德也是一种道,疏途而同归,前面的学者们提到了很多种读道德的方法,可能你越听越稀里糊涂,万道皆可为我所用,你觉得哪些适合你就参考哪些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读过吧,这2句就很有道境,首先读道德前我们先清理下意境,首先老子只是一个人,说他是道家只是后人强加给他的,或许真或许假,这么多年了,谁知道塞,第2点不要去膜拜他,他不是圣人,圣人也是后人强加给他的,总之读道德前要把老子看做一普通人,写了5000个字留给后人,

  • 郑光耀 说道:

    我也觉得 好困难的说

  • 郑光耀 说道:

    取其精华

  • 静演三车 说道:

    五千言永远永远看不完的经典

  • 王浩羽 说道:

    不为名利而动,不为私欲恶,不悲不抗,完事皆为自然

  • 谢文涛 说道:

    道无名 强曰其为道 此道已非彼道 道无形 名之非常道 是以道乃心中道

  • 陆文 说道:

    你有下文吗?谢谢!

  • 说点不爱听的话 说道:

    道是规律,是可以为常人所把握的,搞得玄而又玄,以为常人所不及,这种说教早该过时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往这无底深渊里跳!

  • 肖欣怡 说道:

    发现玄幻小说中的句子好多出自这里,开始特地为此而看的,看完后为中国文化底蕴折服了

  • 一叹已千年 说道:

    道,很深奥!有和无已经包含了宇宙所有!也阐叙了人的思想世界,所谓太极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含八卦!其实金禅子拈花一笑只为轮回!他感觉到自己的感悟到瓶颈,只有轮回了才能换个角度去感受!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占其一!

  • 张笑◕‿◕ 说道:

    -。-好玄。。不过挺有感觉

  • 欲修仙 说道:

    老子创作道德经,哪他会不会还活着了。

  • 墨风丶love 说道:

    道是无生有,道是有归无。以有生之器,量无生之道,无穷无尽;以有生之道,化无生之器,天地伊始。有缘,点则通,道自在心;无缘,通三千道藏,只在道中,无悟。

  • 墨风丶love 说道:

    呵呵,言无错,当不存于世,还是错的好,俗人便当是俗人

  • 墨风丶love 说道:

    道只是道,无心之道,道为何?

  • 墨风丶love 说道:

    你真懂了?

  • 墨风丶love 说道:

    道无名,因为它本身就是万事万物的演化;道有名,因为它是万事万物演化而成。四十九是泛指,人居其一,只能说人的演化也是道。你说它不存在,因为它无可触摸;你说它存在,它便已经在你心中。所以啊,安心过日子,吃饱喝足没事干,再来找解脱,求明悟。白话好懂点,玄又玄的,同样都是道,还是以人为本。

  • 说道:

    道就是一头大象,而我们全是瞎子。

  • 化凡 说道:

    道不是用五官去感受的,是用你的精神去触碰,从而寻找到自己的道!

  • 郑领 说道:

    道是个人的领悟,道是只能不能言传的

  • fdb 说道:

    道本无,以玄为名,道为道名;名即存,衍道有无。道本无,无中蕴道,道不显;人即道衍,身在道衍,体悟衍道,以名衍道。道非恒,玄之又玄,名非恒,众妙之门。人意识载体,又以意识去解物,纳物。

  • fdb 说道:

    又如,天气本无,变幻莫测,自循其道;人以四时节令,风霜雨雪雷电为名,推衍天气之道,莫敢愚弄之,皆天气无私终以名示之众。

  • dgfhgt 说道:

    有物混成 道不明 看不见 摸不着 像是在眼前 却又很远

  • 云水 说道:

    达摩西来一字无,只凭心意用工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沾干洞庭湖。

  • 菜鸟的旭 说道:

    有所悟,却又像是什么也没

  • 菜鸟的旭 说道:

    我这会才觉得自己是个人

  • 圣诞 说道:

    我是向大家来学习的。

  • 刘玉兴 说道:

    道法自然,人法自然,得道,得大自在,无拘无束,遨游九天

  • 刘玉兴 说道:

    无懈可击

  • 如去法师 说道:

    规律无时无刻不在变,人类一切研究工作都是证伪的过程。不断发现又不断推翻。而天地法则是不会因为有了人就会改变的。以人的视角只会去发现规律,它只能无限接近自然法则。可名的道就是人发现并利用的规律,不可名的道才是先天之道。ta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 说道:

  • 打听 说道:

    那之前呢

  • 等待丶天晴 说道:

    道者无心

本站所有解释仅供参考
错误和不准确也在所难免望大家批评指正
分享一下您看后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人哦~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